数字资产对应的是链上资产和数据,以及有实际用途的各种虚拟币种。其估值难点与加密货币又有所不同。
(一)投资方缺乏应有的技术背景导致估值争议
数字资产往往都与某个区块链的项目相关。和传统的股权投资项目不太一样,区块链项目的估值有其自身的难点。从现实中的案例来看,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区块链项目估值特别依赖投资方的技术背景。
对于行业人士来说,区块链技术可能不算难点,但不是所有的投资人都精通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特别是那些传统投资人,他们很难理解区块链项目和数字货币的价值,因此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投资人的技术背景往往会限制对项目的估值判断。
事实上,要让投资者在短时间内做出融资方认为比较符合其估值标准的决定很困难。尤其是对那些应用前景并不是特别明确的公链项目而言,投资方更是难以采用传统的现金流折现法或是对比估值法去进行项目估值。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方往往会压低有关项目的估值,以便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安全边际。
举例来说,当年以太币在2014年7月到9月众筹上市的时候,以太币的价格只有0.3美元/枚,到2015年就升到了06美元/枚;到了2020年3月15日,以太币的价格是130美元/枚!如果当年的投资人都看得懂它的技术价值,可能最初给出的就不止0.3美元。
这并不能全怪区块链或数字货币的投资者。即便是今天,区块链也不是普罗大众容易搞懂的东西,更何况它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还极为有限。当年敢投资以太币的投资者是很有胆量的。
(二)区块链项目估值需要各方的想象力
以公有链为基础的数字资产(加密货币也类似)在估值上的第二个难点是:需要对技术的未来应用有足够的想象力。项目的发行人和投资者在技术层面的理解达成一致时,往往还需要对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有惊人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把一种纯粹概念性的技术与未来可能的现实应用挂钩。
过去几年,不少公链项目投资人往往面对的只是一本白皮书和几个技术员组成的团队,有的团队甚至只提供几张PPT。对于投资人来说,他们需要基于寥寥可数的几张纸去发挥想象力,考虑整个项目在成熟阶段的商业价值—这也是该行业比较魔幻的地方。
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区块链项目还只是某一种立项,别说投资人,连创业者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能否做出来。所以这种公司或是项目的估值和传统公司估值就很不一样,它的估值需要投资者的想象力。
在传统IPO或是PE投资中,基金经理极少会投一个没有任何实物、只有一种理念的所谓的技术“产品”。所以传统的估值理念到了区块链项目,特别是公链项目上,就会出现偏差。
相比之下,私有链项目的估值在这方面难度不像公链项目那么大。因为私有链或是联盟链项目,往往是某个公司或是行业内的一种应用,能对应一定的市场需求,它的估值往往和创办人的公司价值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