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O和BTF先后在美国上市时,在币圈引发巨大的兴奋,认为这是美国监管层对以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资产的全面解禁信号。但实际上,不论是BITO还是BTF,都不是现货比特币ETF,而是比特币期货合约ETF——简单来说,这两只ETF根本不持有比特币。
那么,为什么资管公司还要设计这样的产品?
原因之一:借助合成型ETF寻求监管部门接纳
ETF被称为交易所买卖基金,可以说是另类投资产品中最接近散户的品种。通常这类基金又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实物型的ETF(多为传统类型ETF),一类是合成ETF。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是否真正持有底层的资产。
比如香港投资者熟悉的盈富基金(02800.HK)就是一只实物型的ETF,这只ETF基金的基金经理需要根据基金所追踪的指数(在这里是恒生指数)来购买资产(即恒指成分股)。因为要复制恒指表现,所以盈富基金的基金经理实际上是“被动”地投资在所有的恒指成分股上,他们的业绩表现优劣与否,则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及时准确地跟住恒指的表现,实现完美复制恒指表现的效果。
与实物型ETF相对应的是合成型的ETF,这种ETF不会直接购买底层所跟踪的实物资产。比如有一些追踪原油油价表现的合成ETF,实际上是买入一系列的石油期货合约,而并非真正地去购买实物原油。总之,合成型的ETF基金并不投资底层的实物,只是通过金融衍生品“复制”相关底层跟踪资产的表现。
翻阅Valkyrie及ProShares的ETF招股书,不难发现两家公司提交的ETF均为合成型的ETF。
原因很简单:迄今为止,美国监管部门尚未批核实物比特币期货合约。灰度公司甚至为此和SEC大打出手,并且在灰度官网上制作了专门的网页,以便公布它们向美国证监会发出诉讼的内容,并介绍最新进展。
灰度财大气粗,能聘得起美国前司法部长助阵,向SEC发起进攻。其他资管公司如Valkyrie及ProShares,属于市场后进者,手上的比特币资源少,只能先向监管低头,推出合成期的比特币ETF基金。
原因之二:合成型ETF适合比特币投资者
资管公司推出合成型ETF还有一个颇现实的原因,大部分比特币的投资者实际上并不一定需要真正持有比特币。
对于底层资产的这些期货合约,BTF在招股书中有规定,必须是要在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注册认可的交易所上交易,而且是“以现金交割”的比特币期货。招股书进一步明确,该ETF接受的交易所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发行的比特币期货合约。所以,BTF作为一只基金,它底层的资产是“以现金交割的比特币期货合约”——这种期货合约并不赋予期货持有人取得实际的对标资产(比特币)的权力。
期货是传统金融资产,通常可以采用“实物交割”和“现金交割”两种方式,前者是在到期的时候,期货持有人可以要求交易对手实际“交货”,令期货持有人获得实际的底层资产(例如石油、黄金或是比特币)。
而“现金交割”期货合约也称为“以现金结算”的期货合约,这种期货合约在到期时,只允许进行现金结算,不设实物交割安排。如果某月比特币期货合约的对照参考资产(比如比特币)的现货市场价格超过了该月期货合约价格,这张期货合约的卖方则需要向持有期货合约的买方支付溢价(现货市场价-期货合约价)。这种情况下,期货合约的买方相当于是以合约上的偏低的价格,买入了合约结算日那天较高实际价格的比特币,所以期货合约的卖方亏钱。
对于类似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资产,本身就没有“实物”,因此根本谈不上实物交割,采用“现金结算”的期货是顺理成章的。而且要交割比特币的话,需要针对大量的“钱包”地址信息进行交换——即便是CME这样拥有悠久历史和强劲技术后台的商品期货交易所,要实现对比特币的交割和清算安排,不论是在合规性方面,还是在底层技术和安全性方面,都很难说能在满足所有监管标准之下,还能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地让客户满意。
从另类投资的角度,交易比特币期货的人,往往也只是想通过买卖期货合约获得比特币的价格交易机会,而不是想长期持有比特币——因此现金结算的比特币期货合伙足以满足这部分需求。
总的来看,ProShares及Valkyrie的比特币策略ETF既符合时任SEC主席Gary Gensler更愿意批准比特币期货合约ETF的态度,也满足了那些非极客世界的比特币投资客的财富管理需求,因此首当其冲地出现在市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