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奇点财经7月4日报道。周四(7月4日),欧盟委员会确认,自2024年7月5日起将对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征收差别关税,具体依据母公司、年营业额和涉嫌获得的补贴金额计算。这些关税将在现有的10%税率之上征收,税率从17.4%至37.6%不等。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决定,上汽集团因未充分配合调查而面临最高的37.6%新关税。相比之下,比亚迪因较低的17.4%关税增幅,而可能在欧洲市场获得更多竞争优势。吉利则位于两者之间,被征收19.9%的额外关税。至于中国其他未合作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商,则征收37.6%的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关税调整不仅波及了中国本土电动汽车品牌,还影响到了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或合作关系的西方车企。特斯拉作为在中国生产并大量出口至欧洲市场的电动车企,其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在欧洲颇受欢迎。然而,配合调查但未被单独抽样的其他中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商,包括特斯拉和宝马将被征收20.8%的关税。特斯拉已表示正在争取单独税率,但也预告呈新车价格可能因新关税而上涨。
目前,这些措施只是暂时的。欧盟成员国将在两周内举行首次投票,但这次投票不具约束力,旨在试探政治形势。上述关税将维持到四个月后做出最终决定为止,如果各国对该提议的反对票数达到合格多数,则可以否决该提议;若该关税提案最终通过,则将持续实施五年。
这一决定是在经过长达九个月的调查后作出的。欧盟委员会调查发现,无论是国内公司还是外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的整个供应链中都存在补贴。欧盟表示,从生产电池所需的原材料开采到将成品运往欧洲海岸的航运服务,补贴无处不在且规模庞大,以至中国制造商能够以明显低于欧盟组装价格出售电动汽车。相比之下,欧盟地区的能源和劳动力成本要高得多。欧盟委员会表示,价格差距引发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进口量的快速增长——市场份额将从2020年的3.9%增至2023年底的25%。
此举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等组织担心关税可能对合资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指出关税并非增强竞争力的充分手段。
而对于正试图通过高科技产品重振经济的中国来说,这一举措无疑是一个重击,尤其是考虑到欧盟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海外市场。中国已经坚决否认了美国和欧盟关于其补贴过剩产能以倾销低价产品的指控。据CNBC报道,中国商务部部长已经与欧盟委员会贸易专员于6月22日举行视频会议,讨论欧盟的调查。事实上,双方已举行多轮技术层面的会谈,但中方发言人没有具体说明会谈是否仍在进行或已经结束。
尽管存在这些争议和分歧,但欧盟委员会坚持认为其决策是基于对中国补贴行为的纠正,而非出于保护主义目的。此外,双方仍在就避免永久征收关税的可能解决方案进行讨论,以期通过对话找到更为合理的解决办法。
长远来看,欧盟的关税政策可能会促使更多中国车企考虑在欧洲建立生产基地,以规避关税壁垒并提升当地产业链整合度。比亚迪位于匈牙利的首家欧洲工厂正在顺利建设中,预计将于2025年年底投产。奇瑞最近也与一家西班牙公司签署了一项合资协议,两家公司将在巴塞罗那生产电动汽车和其他类型的汽车。此外,上汽集团亦正在为其在欧洲的第一家工厂寻找厂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