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奇点财经6月13日报道。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初步调查结果,指出中国纯电动汽车(BEV)价值链受到不公平补贴的扶持,这一举措对欧盟本土BEV生产商构成了潜在的经济损害威胁。委员会已与中国政府展开对话,寻求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途径。
据欧盟委员会透露,作为反补贴调查的一部分,已预先披露了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BEV)的临时反补贴税水平。如果与中国当局的讨论未能取得有效成果,从7月4日起,欧盟将以担保形式征收这些临时反补贴税,具体形式将由各成员国海关决定。
在抽样调查的三家中国主要电动汽车生产商中,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分别面临17.4%、20%和38.1%的临时反补贴税。其他配合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将适用21%的加权平均关税,而未配合调查的中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商则将面临38.1%的剩余关税。
欧盟委员会在2023年10月4日正式启动了针对中国进口纯电动乘用车的反补贴调查,并计划在启动后最多13个月内结束调查。在启动调查后9个月内,即最迟在7月4日前,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上述临时反补贴税。最终措施将在临时反补贴税征收后4个月内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若提出经证实的请求,可能会在最终阶段获得单独计算的关税税率。其他未在最终样本中被选中的中国生产商,也可在最终措施实施后,根据欧盟基本反补贴条例要求加速审查。
在实施任何措施之前,欧盟委员会将向所有相关方提供有关临时关税水平的信息,包括欧盟生产商、进口商、出口商及其代表协会,以及中国出口生产商和代表协会。这些信息也将在欧盟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公布。
对于上述初步结论,被抽样的中国公司已收到各自关税计算的具体信息,并有机会对计算的准确性提出评论。如果最终评论提供了足够的反驳证据,欧盟委员会将根据欧盟法律对关税计算进行修改。
欧盟委员会这一举动无疑给已经风起云涌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变数。然而,与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竞争力的担忧不同,国际能源署的2024《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指出,尽管今年中国电动汽车普及率预计增长至45%,但“电动汽车公司数量仍远超市场所需”。十年前,中国电动汽车领域注册公司超过8万家,而到2023年,80%以上的销量已集中在30多家公司手中。当前,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约123家公司激烈争夺市场份额。业内高管和专家警告,随着经济逆风对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压力加剧,参与者数量或将大幅减少。国际能源署预计,市场将逐渐聚集为少数几家“强劲冠军企业”。
同时,中国乘用车协会预测,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将放缓至25%,低于前一年的36%。各企业2024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业绩均有波动,包括比亚迪和理想汽车等领军企业。其中,比亚迪销量较上一季度下滑,而理想汽车销量和收入未达预期,并下调了新款电动货车的交付目标。蔚来汽车2023年亏损29亿美元,小鹏汽车2024年前三个月净亏损1.95亿美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