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带“郁金香”风格的数字藏品
1635年,一种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种单株买到了1615弗罗林(florins,荷兰货币单位)。如果你想搞清楚这样一笔钱在17世纪早期荷兰的经济中意味着什么,你只需要知道当时4头公牛(与一辆拖车等值),只要花480弗罗林;而1000磅(约454公斤)奶酪也只需120弗罗林。可是,郁金香的价格还是继续上涨。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当时的荷兰全境只有两株)以4600弗罗林的价格售出,除此之外,购买者还需要额外支付一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灰马和一套完整的马具。之后的情况就超出了控制,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的投机泡沫———“郁金香泡沫”(又称郁金香效应)。
数百年之后,2022年4月1日,著名歌手周杰伦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自己所拥有的“无聊猿”系列头像被盗,总价值超过320万元人民币。一时间,这种虚拟物品(头像)引发了人们的热议。随着各路明星、互联网巨头的大力传播,一种原先小众的数字产品逐渐走向公众,这便是引发新一轮投机热潮的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为特定的作品、艺术品在互联网上生成唯一的数字凭证。小到一张个人的照片、音频、视频,大到文物、建筑、地图等,数字藏品包含的领域和广度正在呈爆炸式增长,生态圈已然出现。
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球文化传媒市场上,各国数字藏品50强公司共发行的数字藏品项目已经高达1116个,发行总量达到627万份,平均每项数字藏品发行量为5681份。从发行价格看,这些数字藏品的发行总金额为14亿元,平均每份数字藏品的价格为225元。根据发行量区间来看,数字藏品的发行量大多集中在1万至10万份这一区间内,占比达到65而在中国,2021年全国共计发售数字藏品约456万份,总发行量价值约1亿元。据测算,到2026年,我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
面对这样庞大的市场,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使得数字藏品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几十倍的增长呢?在外行人眼里,数字藏品不过是一个个“.jpg”“.mp4”格式的文件,可在当下专业玩家和年轻人之间,这种虚拟产品极具收藏和交易价值,他们看重的并不是其在当下所具有的使用价值,而是未来市场上的升值空间。
二、中国数字藏品的独特性
在国外,数字藏品有另一种称呼———NFT(NonFungibleToken,非同质化代币,第一个NFT项目是CryptoPunks像素头像)。NFT不受任何机构和政府部门所管理,基于公链发行,销售时使用虚拟货币支付。其价值来源于链上成员的共识,当链上越来越多的成员认同其价值时,这些NFT的价格将不断上涨。国外的NFT产品已经和现有互联网社区实现了绑定。如OpenSea网站会和Twitter、Discord等社区绑定,当用户购买了其网站所售卖的NFT艺术品后,社区会给予用户对应的社区勋章或者头像标识。通过这样的标识和身份认同,普通人在购买了NFT后甚至可以和扎克伯格、马斯克这些名人身处同一个社区中,这种存在感使得NFT有了商品本身之外的社交属性。
而国内的数字藏品与国外的NFT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第一,国内的数字藏品不与任何虚拟货币绑定(不以虚拟货币计价),只能通过人民币进行购买。
其次,国内的数字藏品大都基于联盟链发行,这种由受国家管控的互联网企业所搭建的基础设施受到机构的管理,虽然监管更加严格,但风险更小,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第三,国内的数字藏品大多为线下文物、艺术工艺品等实体的数字化,有实物“背
书”。自2021年开始,国内多家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联合蚂蚁金服、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先后推出了自己馆藏珍品的数字藏品。这些藏品中大都为驰名海内外的历史文物、名人字画作品。
这些沉寂千年的古老文物,在新兴技术的加持下,正以一种独特的形式,被现代人所重新认识,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语言和文化符号。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主任姚友超表示,“当前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蓬勃发展,它作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底层支撑技术之一,在推动数字产业化、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专业人士分析,国内文博数字藏品能够拥有如此高的热度,一方面离不开疫情之下,虚拟数字化世界的快速发展;而另一方面,作为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一个价格不超过一顿快餐的“数字文物”更加契合年轻人的文化消费观,这也使他们越来越愿意为“专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买单。
三、数字藏品的发展方向
未来数字藏品市场将逐渐走向规范化。数字藏品背后所具有的价值和商业逻辑已经开始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22年7月6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应用中心主编的《数字藏品应用参考》正式发布。该书对数字藏品的规范应用流程进行了专业论述,对正确引导文化数字化健康发展,数字藏品行业的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建立了“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他们认为实现数字资产与实体经济的耦合,是未来数字藏品发展的关键环节。
同样在当年8月,上海数据交易所宣布建立数字资产板块,探索重构数字资产体系,
打造数字资产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样板。板块建立第一天,上海数据交易所联合运动品牌“回力”和门户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站),首发了数字资产“回力DESIGN-元年”,6款形象共计2022份免费发行瞬间被抢光。上海的这一探索性举措,或许揭开了数字藏品走向规范化的序幕。
另外,很多机构都在大力探索数字藏品赋能传统产业的可能,正在出现“数字藏品+新消费”,“数字藏品+电影周边”,“数字藏品+场景旅游”等新生事物。比如依托风景名胜发行数字藏品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以金庸小说中的“华山论剑”为代表,武侠文化一直是华山传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华山武侠为内核,殿藏文化发布了全球首款AAAAA级景区剧本杀数字藏品《长空侠影》,尝试以数字藏品为切入点,开创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武侠元宇宙”以丰富游客的登山体验。
在笔者看来,文化价值是数字藏品的核心属性。其背后所体现的文化、美学和创意,具有一定的传播价值和收藏意义。而作为一个新的收藏种类,全球范围内对于数字藏品的法律法规都还有待完善。另外,目前数字藏品有关的资金监管、价值估算和藏品的保障措施尚不健全。或许待到这些问题都解决后,数字藏品才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品”,在历史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风采。
发表回复